网站首页
协会动态
党建工作
会员动态
行业动态
自律维权
专题专栏
文化园地
视频展播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金融资讯 >> 详细内容
咸阳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发表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841】次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分享到: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咸阳银保监分局强化监管引领,组织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现将咸阳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向金融消费者提示如下

案例(一)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案例简介

2022年*月,石女士前往**银行要求取出大额现金,工作人员告知其取大额需要提前预约,石女士听后神色异常,工作人员心中起疑,便询问其大额取现的用途,石女士支支吾吾不肯明说,再三追问下,石女士才小心的告诉工作人员,近日她频繁接到公安局工作人员电话,称她的身份证被使用,在某银行开立银行卡并涉嫌洗钱,银行卡存在支付风险。通过发送在公安局工作的视频以及工作证来证明事情的真实性,取得了石女士的信任,以需要核实登记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为由,让石女士将个人信息、银行卡卡号及支付密码告诉了他,并要求石女士将所有资金存入指定银行卡。

**银行工作人员意识到石女士已遭到电信诈骗,立即耐心详细解释,劝阻了石女士并帮助石女士报了警,成功拦截了这起电信诈骗案件,保障了石女士的资金安全,同时结合典型案例,向石女士讲解了网络诈骗的特点和危害,石女士表示“以后一定提高警惕,若再遇到此类情况,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案例启示

受害人被骗的根本原因是充分相信了犯罪分子编制的诈骗“剧本”。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往往是老年人、青少年等社会弱势群体,自救能力很有限。银行机构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精准宣传,对老年人、青少年、农村居民等重点人群量身定制开展防诈宣传,一方面为其提供金融、互联网等基础知识,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被骗;另一方面揭示骗局惯用手法,告知群众警惕被犯罪分子利用贪财、恐惧、避险心理,筑牢防骗拒骗的安全防线。只有消费者具备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案件高发趋势。

案例(二) 反假币

案例简介

“我从你们楼下ATM机取的钱怎么是假的?你们凭什么给我假钱?把我的钱还给我,我不取了!”一日,**银行的员工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日常工作,一位老大爷突然高声吵嚷起来,打破了营业部原有的平静。

原来,老大爷是附近居民,平时靠经营早点摊挣点生活费,今天是来取他近期卖早点的收入。当老大爷一听自己这张假币被盖章没收,立马就焦躁激动起来。“您好,老大爷,这张纸币确实有问题。根据人行规定,收到的假币不能再交予持有人、重新流入市场的,请您理解我们。”该网点接待柜员小赵耐心跟老大爷解释说。

“这100块钱可是从你们的机子里取出来的!得卖多少早点才能回来,你们得还我血汗钱!”小赵和网点内控副行长详细询问了大爷取钱的ATM机器编号,并且调取当日ATM机室录像仔细查看,发现老大爷先是存钱,而后又取出900元,原来这100元是老大爷自己带来的钱币。老大爷在层层证据面前逐渐松了口,看老大爷的情绪慢慢缓和下来了,柜员小赵拿起展架上的反假币宣传资料,耐心向大爷讲起来,“鉴别纸币真伪,要‘一看二摸三听四测’。首先要看水印,在票面正面左侧的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水印。还有最明显的是,左下角这个“100”是会变色的,由绿变蓝,而假币就看得不太清楚……”耐心细致讲完鉴别知识后,大爷说:“要是早知道就不会被骗了”。当天下班后,不放心的小赵又拨通了老大爷的电话:“叔,我是**银行的小赵,您心情好点了吗?以后您收钱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不要再被骗了。”大爷一听是小赵便高兴地说:“小赵你真是个好姑娘,叔今天不该在你们那里发那么大脾气,现在都觉得不好意思。我理解你们的工作,你们的服务真是好,以后叔就信你,信你们银行

案例启示

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制贩假币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反假工作不仅能维护金融稳定,经济稳定,还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币的信誉,各银行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点面结合,常抓不懈,将反假币作为长期宣传重点,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同时,金融消费者也要掌握鉴别人民币的常识,提升识假反假能力。

案例(三) 防范非法集资

案例简介

消费者张女士今年65岁,2013年投保了一份分红保险。一日,张女士到**保险公司柜面申请保单质押贷款业务。张女士表示自己着急用钱,希望保单质押贷款的资金尽快到账。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向张女士了解资金用途,张女士表示近期刚认识了一位“忘年之交”小刘,小刘向自己推荐一款理财产品,建议通过保单质押贷款的方式拿出资金,用来购买一款年化收益率为10%的“保本”理财产品,期限一年,以实现资金收益最大化。工作人员提醒张女士核实该理财产品的真实性,并向其介绍了《关于防范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提示张女士不要轻信“保本收益高”的骗局。

张女士在仔细阅读了《关于防范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后,意识到小刘推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不符合市场经营的规律,有可能是一场骗局,最终打消了购买理财产品的念头,并终止办理保单质押贷款业务。

【案例启示

如何规避非法集资?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谨记“三要”“三不要”。

一要理性,不要侥幸。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坚守理性底线,特别是老年人更不要盲目的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多方确认认真考虑后再行动,购买前要最好先询问家人意见。

二要稳健,不要冒险。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投一次就血本无归,要合理评估自身承受能力,审慎确定风险承担意愿,不冒险投资!

三要警惕,不要盲目。对于主动找上门的所谓“投资商机”或“营销人员要小心谨慎,评估其真实性。“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都很可能是骗局,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

案例(四) 预防养老诈骗

案例简介

2022 年 *月,一位 60岁左右的大妈前往**保险公司柜面办理保单贷款业务,办理业务过程当中,保全工作人员询问大妈办理贷款用途时,大妈笑了笑,表示自己活到这个岁数还是第一次办理贷款业务。工作人员继续询问到大妈是因经济紧张需要办理贷款业务的吗?大妈表示近日有一个跟自己孙女差不到大的业务人员为其推荐理财产品,宣称该理财产品收益较高,以后都不会再有这么好的理财产品了。大妈被该业务人员说动了心,但因为自己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购买该理财产品,拒绝了业务人员,业务人员见大妈有动心就开始询问大妈经济状况及平时的理财方式,得知大妈在保险公司有购买的保单,就开始向大妈倾诉自己工作不易,生活不易,获取大妈同情心最终说服大妈前来保险公司办理贷款业务来办理自己推荐的产品。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耐心劝导下,大妈最终放弃办理保单贷款业务。

案例启示

保险机构要加大公众金融知识普及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渠道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在老年人办理业务时多和老年人沟通,并向老年人多宣传养老诈骗的风险案例,提高警惕,提升老年人的风险防范和法律意识。消费者要不断提升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了解基本金融知识,维护自身资金安全。

上一条信息:咸阳银行业保险业多种形式 开展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
下一条信息:咸阳银行业这十年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监会 中国银行业协会 陕西省银行业协会 汉中银行业协会 安康银行业协会
商洛银行业协会 榆林银行业协会
关注公众号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1015520号-1
咸阳市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2016-2021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民生东路48号    邮编:712000    电话:029-38012191    传真:029-38012192    邮箱:xysyhyxh@163.com
ipv6 ready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