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到深处书自成
--宋君翔书法印象
王斐羡/文
我喜欢书法,却又成不了书法家,缘于定不下心,下不了那深沉的功夫。因而,就对书法家有了格外的崇拜和敬仰。宋君翔,就是我所关注的书法家之一。所谓文人相惜。我与宋君翔有着20余年的交情,他诚实质朴的性格使他可以和任何人成为朋友,他勤奋踏实的作风和做事情一丝不苟的态度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如今已年过50的宋君翔依然在农行咸阳分行从事文字工作。搞了20多年文学创作、写了20多年公文和宣传稿件,公开出版10部金融、经济、文学等方面书籍的宋君翔是从2005年前后开始练习书法的,刚开始我是不看好他搞书法的。然而,他那持之以恒,临帖临到凌晨一点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从最初在旧挂历、旧信封背面书写,到后来用黑乎乎的毛边纸临帖。直到一年之后,他给我带来了写在宣纸上的楷书作品,我为之震惊。也真应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句古话,他的楷书作品处处透着颜体风格,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从那时起,我就坚信,宋君翔一定会在书法领域展现出他的造诣。这位从老山前线回来战记老兵,始终用坚忍不拔的意志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画卷。随着和他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见面握手时茧子的刺痛感越来越强,宋君翔的书法作品也越来越成熟。由此,我也理解了他常说的“好的书法作品是靠手上的茧子磨砺出的”这句话的道理。回想与宋君翔20余年的交往史,每一次的交谈、聚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人谦逊,稳重朴实,话语不多,温文尔雅。别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表露心声的时候,他却沉默寡言,虚心听取。沉着冷静是他的个性,谦虚随和是他长期养成的性格品德。而这种品德很自然地反映到他的书法作品中,他的每一幅作品都非张牙舞爪、故作姿态、哗众取宠,处处流露出沉稳、内敛和俊秀,在灵秀中见朴拙,动静相生、轻松自如。他的书法作品不管是楷书还是隶书乃至行草,处处流露出性情而不是单纯刻板的表现笔墨的基本形貌,这也可能是他与书法家洪厚甜、唐永平接触交谈悟出的艺术创作经验有关,古法与创新交融,让他在书写中找到本源和自己的艺术路径,从而使他的作品在兼具亲和力与感染力的同时,更有自己独有的灵性和艺术风格。如今,宋君翔的书法已涉及楷书、行书、隶书、草书诸体,而尤以楷书和隶书见长。就其楷书而言,足见其临帖的功力。起初,他以颜真卿楷书字帖为范本,临摹学习,后又研习诸遂良、赵孟頫书法,博采众家之长,使他的书法在雍容大气之中透着褚体的清丽刚劲和赵体的圆转遒丽,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在临摹中探索,形成自己的风格,而非简单的模仿者。尤其是他在2013年在陕西省美术馆展出的那件作品,参差错落、自由挥运,丰富而饱藏变化,既老辣生动又天真烂漫,让人看一眼就印象深刻。从2015年开始,宋君翔又重点研习隶书。以史惟则、徐浩、郑簠等名家书帖为师,《大智禅师碑》和《曹全碑》《封龙山颂》为范夲,从而形成了平中出奇,稳中有险的生动笔致,其妙在有意无意之间。苦心钻研,如痴如醉,经常利用晚上研习,到凌晨一点收笔是常有的事。常常一刀宣纸不到两周就完了。近几年,他参加各种书展的作品大都以隶书为主,且经常获奖。
为了学习《石门颂》,他专门跑到汉中看原石章法。把《石门颂》从动态变为静态,将笔画拉平、拉直,使得字外空间变小。分别用《石门颂》原碑、《张迁碑》、《礼器碑》这些碑的章法特点去表达《石门颂》,或者是更加大胆的变化,可以用册页,可以用中堂,可以用八尺整张甚至是丈二的宣纸进行临写。以古为基,大胆创新。运用张迁方整来增强形式美感,完全变成一种自然的书写状态,增加用笔在纸上的平缓,在平缓的同时增加弹性,就像音乐一样,有快慢、缓急、轻重、强弱。这种方法的训练没有三五年很难出彩的,他从鲜于潢、碑阴变化中找到了一种纯朴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朴实,就是直来直去,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正大、端庄、肃穆。让人感觉很有趣味、有境界,有味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宋君翔书法屡屡获奖并参加各种展览。2010年获得陕西省书法临摹大赛三等奖。2013年获得陕西省首届职工书画展入展作品。2014年入展由中国金融文联和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金融佳言佳句”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暨“首届临创”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同年获得全国农行“金融佳言佳句“书法一等奖。2015年入展首届“岭南白沙奖”全国书法篆刻大赛;同年,入选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2017年5月获得“第八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羲之杯”书法大赛一等奖;2017年10月获得陕西省职工文化艺术节书法美术摄影展优秀奖。同年10月,获得由中国金融书法协会、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2018年又获得中国金融书法大赛优秀奖和陕西金融书画比赛优秀奖。近年来,其书法作品先后20次在全国、省、市参展并获奖。(作者系咸阳日报高级记者,资深评论家)
|